轎車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其尾門的開閉頻率很高。通常尾門的開閉耐久性能試驗成為轎車開發過程中一個必要的環節。通過該項試驗,可以檢測尾門系統及相關車身部分在結構設計和強度等方面是否存在問題, 為優化設計提供有力依據。
試驗設備:環儀儀器 汽車背門高低溫疲勞測試系統
試驗樣品:某品牌轎車車尾門
試驗設計:先將尾門解鎖,舉升尾門至全開位置,以規定的速度至全關閉位置,試驗時開閉門一次即為一次循環。
試驗過程中,施加的力值必須在設計允許范圍內。尾門施加力的位置分中間及角部位置。
試驗溫度要求,如下圖:
試驗結果及分析:
開閉耐久試驗完成后,所有車門功能(開閉,手動操作,密封)正常且無噪音,相關零件沒有任何開裂,脫焊,脫落,沒有任何可視范圍變形(包括鉸鏈不應出現間隙);車門與周邊部件不出現磕碰痕跡,試驗后各項操作力符合設計值要求,對尾門相應測試點進行面差及間隙測量,不能超過標準限值。
某兩廂車尾門在關閉耐久試驗進行到第一段循環 26000次時,左右兩側氣動撐桿安裝支架附近相同位置的車身焊點均出現開裂,如下圖所示。
經過分析,該尾門在開閉過程中,尾門以安裝于尾門上部的鉸鏈為轉動軸而轉動,兩側各有一根氣動支撐桿以實現開啟。運動過程中氣動撐桿作用力通過撐桿安裝支架將撐桿作用力傳遞到車身,從而導致是車身局部強度不足。因此,在改進設計之前,有必要通過仿真計算對車身的強度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改進措施。
改進方案:
該尾門開閉耐久試驗是在預批量階段進行的,其零件模具都已經開發完成,因此修改零件結構的方案不予考慮。如果更換為屈服強度更高的鋼板材料,成本增加較大,相關性能的驗證周期比較長,也是不可取的。因此,考慮采用在應力較大的區域增加焊點的方法來降低應力。
如需了解更多汽車背門高低溫疲勞測試系統的使用,可以咨詢環儀儀器相關技術人員。